自從2020.10開始與家人固定一周三天的運動
雖沒有變瘦、也沒有變得更壯
但綜觀來說,「體能」算是有變好了!也養成了運動的「(身體)習慣」
從以前幾乎不太動的人,變成身體有點久沒動時會覺得:
有些不對勁~是時候該留些汗了!
-
曾看過許多國內外YOUTUBE影片或文章
很多網友跟我一樣(?) 多半時間心靈是偏軟弱的
「居家運動器材? 下單就是運動、收藏/按讚文章即是消耗卡路里」XD
今天就來介紹我有多少的「運動歷程」吧
200G負重電子跳繩 |多功能計數 兩種變換模式|D83022
購自大有運動(蝦皮賣場)
感覺近一兩年可能因為WFH & 在家隔離緣故
跳繩這人人可上手、不需要特別大的場地、隨時都可以開始的好處被發揚光大了
IG上看到很多人開始了跳繩這項運動
尤其我追蹤的一個KOL,靠著很嚴謹的168飲食與跳繩,兩個月內瘦了五公斤以上
實在很勵志阿!(對了,喝水也很重要,這部分下方另外再說)
看著他介紹無繩跳繩,馬上先執行「購買即運動」這項任務阿,哈哈!
蝦皮賣場上無繩式跳繩鈴瑯滿目,我買的這款才$250不到~覺得算是很可以的價格
若是有選擇困難的人,就直接下手吧!
無繩式跳繩的好處就是更簡化&優化了跳繩不受空間限制的優點
像我過去拿著有繩長的跳繩在家跳都覺得會甩到旁邊物件,進而心理上受到限制,彷彿每跳一步都「心驚膽跳」
初期開始跳繩的人,第一次有連續跳個500下已經很了不起了!
伴隨著大爆汗與...小腿大爆痛也是絕對的XD
所以姿勢的正確度是很重要~ 我在自己跳完第一次後就趕緊上網找姿勢教學了
這裡簡單跟大家說明一下幾個跳繩要點:
核心收緊(咳嗽一下吧!當你咳嗽時腹部感覺緊緊的地方就收緊那裡)
不要聳肩
膝蓋微彎
腳尖朝地
手臂緊貼向身體
多跳幾次後身體就會習慣這種痠度與累度了 真的是所謂持之以恆與度過撞牆期就好!
接下來跳完繩的放鬆拉筋也很重要~才不會整個緊蹦在小腿
對我而言,跳繩的確是滿有效率的運動!
瑜珈球與瑜珈磚
過去工作曾經有瑜珈社團時買的東西
現在幾乎沒在用了
只剩下有時候看著瑜珈教學時,有些動作做不下去時拿出瑜珈磚來輔助
還好當初都是買最便宜的(?)哈哈
瑜珈環
完全是買來套過一次就沒再用的東西了(汗)
為什麼說「套」呢?
純粹就是某天看著韓國藝人SOMI在綜藝節目中展現私底下生活時出現的單品
她都套在小腿上矯正小腿肌
以為買了自己也會達到同樣效果呢^^殊不知小腿太粗壯要套還真不容易!
而且要買也應該買兩個~ 我買一個真是沒有用XD
寫這篇文章前有再稍微看了一下瑜珈環的動作教學
今天晚上再來試試看好了(估計下次拿出來也是很久以後了)
彈力繩
我是買拿纏繞在家中的柱子上
對於轉腰開肩的伸展是滿有幫助的
放鬆系列 滾筒 花生球 網球(還黏著頭髮XD)
老實說我自己覺得最雞肋的是花生球
但也覺得是自己沒有掌握到使用的訣竅就是了!
網球雖然小小一顆 也很容易按一按滑掉
但力道跟上手度最好!
彈力帶-2
天啊 我在家有沒有用過都不知道XD
在健身房做過幾次 大腿炸裂阿~
那究竟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買來呢 真的是亂花錢哈哈
放鬆後背輔助器
不能說沒有幫助
畢竟它輔助的效果是其他物件做不太到的
但要說它真的很有用嗎? 其實想想用滾筒多滾個腰後側與"左右側" 應該也是會滿舒緩
家裡空間有限,一山不容二虎
「釘ㄉㄟˇ」的東西買一個就好!(我指的是滾筒即可)
可攜式泡腳足浴袋
同樣也是因為家裡空間有限
放不了浴缸,放不了泡腳桶
可以收納的足浴袋總可以了吧!?
的確是滿可以的~
尤其蝦皮上<$500的一堆 看得順眼評價不錯就可以入手了!
我後來在FB看到有品牌賣破千元(搭配一些泡腳包) 但款式明明跟蝦皮差不多的
個人認為真的不太需要買到那麼好..(?)的
最後推薦這種運動計時APP
循環/休息/週期都可以任意設定
滴答滴答的報數,運動起來格外熱血(?)
真是太相見恨晚了~~
大推!
回到最一開始說的喝水話題
以上班族本人舉例來說
對於買喝水的瓶子也算是頗有心得
使用過下列三種
「一般500ML」「大瓶1000ML無吸管」以及「2000ML有吸管」
會用一般500ML的時候,堅信著「喝完就要站起來去倒水-喝水跟適時活動伸展一舉兩得!」
但事實上通常是哪個都做不好(攤手)
後來換成1000ML無吸管式的
沒為什麼,就是比較小瓶的失敗了~想說那就換大容量的吧!
但又覺得有吸管的清潔起來不方便
心得點評:每次電腦打到一半要停下手邊工作灌水,又重又沒效率(?)
後來也淘汰掉了!
直接來到其實普遍滿紅但我也是慢很多拍才開始用的2000ML吸管式水壺
恩~ 果真還是要用這種
吸管的乾淨衛生算什麼(?)
能多喝水才是真理!
自從我換了這種後,一天一定會把一大瓶喝完~
喝多了自然會想尿,這才是真「一舉兩得」
以上~